吉娃娃介绍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你从不知道的香港电影那些湮没在历史中的不 [复制链接]

1#

提到香港电影,人们必回想到的是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落寞。尤其是对70后和80后的影响,整整两三代人,都是在香港电影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。虽然前两年情怀风已经被玩烂了,但时至今日,当《古惑仔》的音乐响起时依旧有很多中年大叔们会热血沸腾。成龙、周润发、刘德华、周星驰、洪金宝等人近年来虽然屡次拍摄了烂片,但他们的票房号召力依旧让后来者望尘莫及。关于香港电影的讨论,思考,吹捧经久不衰。可除非是专业的电影研究者,大部分人对香港电影的了解很是片面。我也是在无意中翻看了一些资料,然后看到一些让我瞠目结舌的香港电影的不可思议。

第一个不可思议,香港电影没有完备的影视史。纵观全世界各国影视,几乎上都有较完备的影视史作为后来者的参考。以国内为例,内地电影研究较为成熟,有影视通史、文化史、艺术史、类型史、题材史、人物史、门类专业史、理论评论史、产业史等等的方面。并且每一项相关题材都有多种版本,多人研究。但香港电影系统完整的通史很少,即便是资料类的文献也都不完整。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,香港电影没历史特别的混乱。就比如香港第一部电影到底是《偷烧鸭》还是《庄子试妻》,时至今日依旧没有较为准确的定论。

香港电影资料馆付出巨大的努力,编纂了《香港影片大全》。可到了今天,也才编纂到了年的相关影视研究资料,最为辉煌的80年代还未开始。而从年到年,十年时间仅编纂了4年的香港影视史。因为缺乏了研究者的力量,香港影视从业的的经验很难较为完整地传承给下一代。最为严重的影响则是“港片不港”,很多香港影视从业者甚至连香港电影发展的产业史,香港电影的基本史都一知半解。更不要说何为港片?港片的人文基础史是什么?港片之魂的“港味”该如何传承等等。丢了历史,没了传承,香港电影如空中楼阁一般摇摇欲坠。

第二个不可思议,香港电影中的红色力量。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八十年代之前的香港电影公司和内地电影公司几乎上没有什么关联。香港电影就是香港电影,内地电影就是内地电影,尤其是刚刚建国的年代里。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,国内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很大。如果说早期的长城影业公司,凤凰影业公司人们并不是很熟悉。但脱胎于长城、凤凰和新联的银都机构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吧。那个出产了《少林寺》、《英雄》、《一代宗师》、《头文字D》的电影公司。早期这个公司的资金来源,大都是国内提供的。

为什么说这个电影公司是红色力量。举几个例子似乎比任何评论性质的总结都有力度。比如五十年代初期改变香港电影粗糙滥造的香港影业整顿,就是在当时主管外事工作刘少奇指示下开始的,“长凤新”影人便是主力。比如年,“长凤新”影人组建了长城合唱团,演唱了《黄河大合唱》轰动了整个香港电影界。比如改革开放初期,脱胎于“长凤新”的银都影业主导了前往内地拍摄影片的风潮。充当了当时海外电影和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桥梁作用。再比如,银都机构在年建设了影艺戏院,每年都会上映12部没有外方、港方公司投资的纯粹国产片,即使在经济极为困难之际,银都也都一直在坚持。银都体系从建立之初便制定了到人向上,爱国的宗旨。

第三个不可思议,早期香港电影里内地电影票房并不低,反倒是很高。因为那个特殊时期,香港电影从八十年开始,除了银都的12部电影以外,很少能见到国内的电影,加上当事香港电影太过辉煌。所以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,国内电影在香港的影响很是一般。但实际情况上,早期香港电影行业里,国内影视的影响举足轻重。比如说粤剧戏曲片,这类影片在香港影视圈风靡了十几年。而最初的由来其实是年,由内地拍摄的戏曲电影《天仙配》在香港上映后,让无数香港人如痴如醉。受到了启发的李翰祥看准了时机,这才有了后来的黄梅调风潮和粤语戏剧片的兴盛。

很多人都认为从千禧年之后内地电影才开始向香港输入的。但实际上这个时间要比很多人想象的早。从年到年的12年里,南方影业共发行了余部的内地影片。其中戏曲片占了三分之一,有48部之多。而另外的近百部则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电影,观影人数也高得吓人。比如说庆祝建国的纪录片《光辉的节日》在年的香港公映,观影人数接近50万,占了当时香港总人口的六分之一。年的《平原游击队》观影人次21万,《五朵金花》和《花儿朵朵》分别是11.4万和17.6万。《英雄儿女》和《甲午风云》的观影人数也都达到了50万。最夸张的则是《刘三姐》,第三度公映人数竟然有85万人之多。所以内地电影在八十年代之前在香港的影响力并不小,甚至还很大。

第四个不可思议,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合拍片默默无闻。在八十年之后,香港电影高速发展,合拍片成为了内地电影当时的趋势。很多人都把《少林寺》或是《垂帘听政》当初了第一部的合拍片。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步合拍片其实是《忍无可忍》,由香港海华电影公司和福建电影制片厂合拍的动作片。导演搜不到,演员不出名。之所以会如此,是为了在特殊时期过后吸引香港的影视从业者。于是非左派导演李翰祥和内地合拍了《火烧圆明园》《垂帘听政》。吸引了一批香港的影视从业者。这才有了后来的合拍片风潮。而李连杰,于荣光、计春华、熊欣欣等武打明星前往香港发展,进一步为内地的市场铺平了道路。例如年上海十大卖座片中,前九部都是合拍片。

香港电影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偶尔然性,他的辉煌又有着不可复制性。一方面香港影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,大量移民香港影视圈注入了新生力量,也贡献着不俗的票房。另一方面,内地的发展也时时刻刻地影响这香港电影的发展。而香港电影人的尽皆癫狂让香港电影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,而这种风格只体现在当时的环境之下。说一句比较悲观的话,在大环境已经稳定的情况下,香港电影的发展已经近乎于穷途末路。最终,香港电影的独立标签会完全溶于内地电影。在最后一批香港电影人离开后,香港电影便只能剩下追忆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