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娃娃介绍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香港乐坛的骄傲与尴尬河北大学红 [复制链接]

1#

香港乐坛的骄傲与尴尬

如今的大陆人,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过港台文化的影响,包括但不仅限于食品、服装、影视作品、流行音乐。

不少人以《红日》《海阔天空》等歌曲作为对自己的勉励,还有人以《喜欢你》《千千阙歌》作为自己的爱情观的表达……

这些歌曲,虽然诞生于上个世纪,

但它们的影响却是几代人。今天小编带你回顾香港乐坛的兴衰史。

谈及香港乐坛发展初期,就要从60年代香港鼓起的首次乐队潮说起。

这段时间里,香港乐坛主要以翻唱西洋歌曲的乐队为主力,一些曲风还受到广东粤曲和台湾抒发小调的影响。

直到70年代中叶,香港才正式建立乐坛次序。

年,风行全球的甲壳虫乐队访港后,躁动不安的年轻人纷纷抱起吉他,借用歌曲表达心情抒发感爱,这即是香港的首次乐队潮。

乐队潮中的佼佼者:泰迪罗宾和他的纨绔子弟、许冠杰和他的莲花乐队、谭咏麟和他的失败者乐队。(这些都是开拓香港乐坛的先锋人物)

粤曲作为以粤语方言演唱的曲艺种类,归于粤剧分支,极具岭南特征,在香港区域影响甚殊。

由此看来,香港起初的流行音乐也同样受到粤曲的影响。

而台湾当时以抒发小调为主打的盛行曲为主流,成熟期早于香港,所以台湾盛行曲在前期的香港也格外有市场。

但是

当时的香港音乐仍缺少了本土特色真正把粤语歌推上台面的

主要靠两位功臣:许冠杰+顾嘉辉

“许冠杰用香港白话入歌,亦俚亦雅的创造个性嫁接古典与盛行,是榜首代香港歌神。”许冠杰以唱出小市民的心声见称。“顾嘉辉则深受广东粤曲影响,融汇传统音乐个性,神韵独特。”顾嘉辉则是香港影视音乐的奠基人。许冠杰和顾嘉辉联手建立起歌坛次序后,粤语盛行曲逐步走向正轨,七八十年代的粤语歌坛出现了“百花齐放”的态势。年,以10大中文金曲颁奖礼的举行为节点,香港歌坛迎来首次盛世,不论是舞台上的歌手还是暗地音乐人,都人才辈出,港乐就此迈入黄金年代。

殿堂歌手(以下仅举三例)

罗文:乐坛“歌圣”,首开演员举行个人演唱会的先河,舞台上斗胆出位的扮演个性比张国荣早出一个代际。

而且是榜首个将盛行曲高度专业化的歌手。

代表作:《狮子山下》《铁血丹心》

林子祥:铜喉铁肺的创造型歌者,兼具最男子的唱腔。曾经还指点天王刘德华唱歌。

代表作:《男儿当自强》《分分钟需要你》

徐小凤:小凤姐92年红馆演唱会破天荒地开到43场,这项记载至今无人打破。早年的梅艳芳也正是受到了小凤姐的青睐,才能立足歌坛。

代表作:《风的季节》《心恋》

当时的音乐创作人也是举足轻重……

黄霑:才华横溢,冠绝词曲的霑叔,终身创造了余首著作。

曲作大气磅礴,意蕴悠长,词作联系侠义精神与人生哲学,被人尊称“鬼才”。

代表作:《沧海一声笑》《我的中国心》

卢国沾:卢大侠填词的《万里长城永不倒》被称为“我国人的脊柱”,他还重视社会民生,著作极富哲思。

代表作还有《每当变幻时》

郑国江:他与黄霑、卢国沾并称“词坛三宗匠”,著作隽永新鲜,画中有诗,是天然派的词人。

代表作:《漫步人生路》《风继续吹》

80年代的乐坛偶像——“三王一后”

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

梅艳芳

谭咏麟、张国荣、梅艳芳和陈百强是这个期间最为耀眼的巨星,谭张梅陈被时人称为“三王一后”,成为全部八十年代最主要的乐坛偶像。

该四人协力推动了香港盛行乐坛进入全盛时期,他们在80年代基本上独占了香港乐坛大大小小的音乐奖项,但这也对于乐坛新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。他们对香港乐坛的贡献有目共睹,总体上瑕不掩瑜。

但是,大家知道有哪些“瑕”吗?

谭张梅陈四人中,除了陈百强是创造型歌手外,其他三人发片时都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占有量——在自主创作缺乏的情况下,他们成了带动翻唱日本歌曲的始作俑者,以至于让此陋习蔓延扩散至八九十年代的港台歌坛。

香港乐队潮流的反弹……

随着翻唱外国歌曲的风气盛行,

一些乐队开始注重个性化的本土音乐创作,

香港的威望音乐杂志评点本乡乐队时,

给他们做了排名:

冠军:太极乐队

亚军:达明一派

季军:Beyond

(可是排在前两位的太极和达明个性太过于特殊前卫,所以在内地的知名度较之Beyond悬殊)

Beyond乐队的音乐精神区别于当时其他乐队低靡的“期待死亡”末世纪风气,通过传递积极向上、乐观进取的理念,鼓舞了一大批青年人。

四大天王的诞生……

八九十年代替换之际,前辈歌手相继“让贤”,

香港歌坛出现真空期。

而以王杰、齐秦、周华健、童安格为代表的台湾乐坛实力在香港“驻扎”。

为了力争“市场”,刘德华,张学友,郭富城,黎明——香港四大天王是香港造星运动的最高代表,他们既是偶像,又是影坛歌坛全面发展的人物。

而在女歌手领域,自梅艳芳退出以后,叶倩文、林忆莲、王菲等人纷纷冒头,被提升为歌坛天后。

香港乐坛的尴尬……

90年代中期,全部乐坛迎来一次技术革新。

随着“卡拉OK”的兴起,听众对音乐的质量追求和敏感度逐步下降。电子器乐替代录音室的真人团队,把握数码电子合成器制造音乐成了音乐人的必修课,乐坛上前期的创造大师逐步隐退。

千禧年以后,香港乐坛由盛转衰。

现在操纵歌坛“霸主”方位的陈奕迅和容祖儿。他们是值得人尊敬的,因为他们的音乐魅力的确高人一等;但他们两位又是值得同情的,因为他们的崛起是在香港乐坛的没落时期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